|
|
|
|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天府軟件園一號6棟2樓 電話:15928588831 手機:15928588831 E-MAIL: 網址:www.wb33789.com |
|
|
|
|
|
|
成都企業(yè)催收債務有什么法律風險 |
來源:成都收賬公司 添加時間:2018-11-30 瀏覽次數:18021 次 |
|
企業(yè)催收債務有法律風險嗎?企業(yè)日常的對外經營來往,有公司債務很常見,企業(yè)在催收債務的過程中,其實也是有法律風險,導致債款追不回來的。譬如遇到債務公司倒閉破產,追收債務舉步維艱,因此企業(yè)做好自身債務風險管理很有必要,下面由成都要賬公司小編在本文介紹企業(yè)催收債務潛在的法律風險。
欠款產生前的預防
居安思危,未雨綢繆,企業(yè)在應收欠款的管理中也不例外。在應收欠款產生前如果采取一些必要的防范措施,企業(yè)在欠款中就會處于比較有利的地位。
作為債權人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是重視審查債務人的主體資格;
2、是審查債務人的經營范圍;
3、是審查雙方所經營內容是否合法;
4、是審查債務人的償債能力;
5、是審查債務人是否有良好的商業(yè)信譽;
6、是審查有無必要簽訂合同或協議,準備簽訂的合同或協議條款是否齊備,雙方權利義務關系是否明確;
7、是審查有關條據是否規(guī)范,比如若債務人出具的是票據(債務人能出具應收票據的,則要盡量采用該方式,因為應收票據的風險遠遠小于欠條之類的條據),則要嚴格審查所開票據是否規(guī)范;
8、是能采取擔保措施的,要盡可能要求債務方提供擔保,因為經擔保后的債權優(yōu)于其他債權優(yōu)先受償,這是降低風險的有效方法,當然在設立擔保時要注意擔保在法律上的有效性。
密切關注債務人的經營狀況
債權人往往在欠款產生后忽視對債務人的經營狀況進行必要的了解和監(jiān)測,以為欠款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只要欠款到期收錢就行了,導致很多欠款到期后不是債務人生產經營狀況發(fā)生嚴重惡化、面臨倒閉,就是債務人早已人去樓空,再追回債務就比較困難了。
債權人如果在欠款產生后對債務方的經營狀況進行必要的了解和監(jiān)測,一旦發(fā)現債務方的經營狀況嚴重惡化,或出現轉移財產、抽逃資金,或有喪失、可能喪失履行債務的能力等情況,則應當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
應當采取有效措施實現債權
欠款糾紛產生后的解決方式很多,如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只要運用及時和恰當,就會收互事半功倍的效果。但由于一些債權人常常為了不傷和氣,協商階段的時間拖得太長,從而坐失了很多收回欠款的良機。
申請支付令是收回欠款的有效途徑之一。根據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七章規(guī)定,債權人請求債務人給付金錢、有價證券,符合下列條件的,可以向有管轄權的基層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債權人與債務人沒有其他債務糾紛;支付令能夠送達債務人。債務人在收到人民法院發(fā)出的支付令后十五日內沒有清償債務,或沒有向人民法院提出書面異議,債權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梢娤蛉嗣穹ㄔ荷暾堉Ц读钜允栈厍房畹淖畲蠛锰幘褪菚r間短、見效快。當然若債務方在法定時間內向人民法院提出了書面異議,則必須通過訴訟程序處理。
訴訟手段是最有效的也是最終的保護債權的手段。訴訟手段之所以是最有效的手段,其根本原因就是它依靠的是國家強制力,只要債務方不履行人民法院已生效的法律文書,債權人則可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zhí)行,而不以債務人的意志為轉移。債權人還可在起訴之前或起訴之后,向人民法院申請財產保全,以確保在判決之后能順利收回應收欠款。
證據的收集和舉證
民事訴訟實行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如果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舉證不能,則要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因此證據收集和及時舉證就顯得尤為重要,不然就會面臨不利的后果。
在欠款糾紛中,債權人大概有以下一些證據要注意收集:有關債務方主體資格的證據、合同或協議、送貨單(一定要債務方簽收,是單位的要加蓋公章)、托運單、欠條及各種結算票據等,其他與該欠款有關的電報、傳真、函件等都應妥善保存。
對于那些因特殊情況可能滅失或今后難以取得的證據,可以及時向人民法院申請證據保全;對于那些因客觀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證據,可及時申請人民法院調查收集。對于已收集到的證據要及時向人民法院提供。
訴訟時效
訴訟時效就是指權利人在一定期間不行使權利,即喪失依訴訟程序保護其權利的可能性的民事訴訟法律制度。當事人在法律規(guī)定的期限內若不主張自己的權利,則將喪失勝訴權。我國民事訴訟的訴訟時效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普通訴訟時效,又稱一般訴訟時效,是指除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外可以普遍適用于各種民事法律關系的訴訟時效,我國的普通訴訟時效為二年;另一種是特別訴訟時效,又稱特殊訴訟時效,是指法律規(guī)定僅適用于某些特定民事法律關系的訴訟時效,我國法律規(guī)定的特別訴訟時效有一年、三年等。
|
|
|